☆☆家乡的味道☆☆一桌农家菜(旧帖)
这帖写了有几年了。中秋佳节家人团圆,翻出来回味一下曾经的欢乐。
祝大家节日快乐!
………………………………………………………………………………………………………………………………………………………………
清明回老家,又长见识了。
刚进屋,就听见妈在说:那椿长得真好啊,摘了晚上炒鸡蛋!
我在院子里四处望了望,哪有啊?顺着老妈指的方向,才发现屋边一棵树上长了点枝和叶,仔细一瞧,还真和菜市场里卖的椿长得一样。这才明白,原来椿是长树上的,以前一直以为是长地上灌木之类的东西呢。
又长见识了。
这棵树在老屋边长了也有些年头了,从来没仔细瞧过,汗一个~~~
至于怎么摘,老妈有办法,取了根长竹杆,如下图操作。于是我在二楼平台上举竹杆打,老妈在一楼树底下捡,累死我了。
这么竹杆一打,我老爹也来兴趣了,说要上山再去摘点,放眼望去,乡亲的屋前屋后、山上居然有不少椿树(我也不知学名叫啥,这么叫着吧)。
我老爹的工具:撑衣钩子一个。看到目标这么一勾,搞定!
我负责在后面捡。虽然我不喜欢那味也不爱吃,摘和捡还是很愉快的~~
这时候摘椿好像晚了一点,要找嫩的摘,比如叶子红红的最好。
碰上长得矮的,不客气啦!
采摘前……
采摘后……
最后成果,我是一口没吃,嘿嘿~~
一桌农家菜:飘香的豆秧尖儿
豆秧尖儿能下菜,这倒是早就知道。但除了知道的那回在老爹的唆使下把不知谁家的秧尖摘光了打汤喝外,十多年没吃过了。但记忆中的清香,勾起了我的食欲,这回定要再整一回!目标是外公的菜地,长豆角和扁豆种了不少,正是开花的时节,也是摘尖儿的时节。
不过花不能摘,摘了就没豆吃了。
漂亮的豆花儿~重点保护对象。
菜地里钻出了几棵油菜花,蜜蜂在快乐的采蜜。
还好给面子 ,没叮我一口。
哪,就是这么摘滴~~辣手摧尖!
其实这也是个辛苦活,要眼力好,要选嫩的摘。绿油油的一片,费了不少眼神。
摘了一个小时,我觉得着不多了吧,提篮回转却让老妈跟小姨给哄了回去,说太少,不够吃,再摘3倍回来!
几乎把这片菜地里嫩的都摘完了,才算交了差。
累哦,眼累脖子累手累腰累脚累…………
菜上桌,加几片新鲜肉片,口水哇……(另有一大碗,这碗拍出来好看)
一桌农家菜:捞虾更是个体力活
这季节,当然要下河捞虾。上午摘完豆秧尖儿,下午提个桶就跟在三姨身后下河了。
三姨是个农活好手,啥都会。这巨大的,呃,捞网(真不知该叫什么)在她手上没事一样。
三姨兴致非常高,后来小姨也加入了。两个人兴致勃勃,我可累惨了~~
有水草的地方虾就多,收获还不错,两位姨越走越远,顺着小河走了好几里路,辛苦!
我就干点没什么技术的活吧,与虾一起捞上来的还有水草树枝小石子之类的东西,都要清理。
这又是个费眼力的活,蹲在河边,我的脖子又酸了~
虾米似乎喜欢逆流而上,都自动集中到了篮边。
手一抓就是一把,还感觉到小虾米在手心中的跳动,赶紧往桶里丢。
打点小岔,河边的野芹菜很茂盛,三姨看中了,扯了一大把,晚上加菜了。
新鲜虾米,很甜。
成品,好看吧!
再来个成果图,当然不是我捞的。而是我家另一好手,大伯一上午的成果。下油后晾干,能存放很久。
一桌农家菜:春天的山里很丰富
这边捞虾摘尖扯椿叶,那边也没闲。老妈坐阵在家,把我们一拨又一拨弄回来的新鲜野味收拾干净,下锅成菜。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剥笋皮和洗地木耳。
这就是地木耳了,又是我家三姨一大早上屋后山上石头上采的,我还没起床呢!
不过清洗它是个麻烦事,要里里外外把沙土洗干净。一小桶洗了大半天,我是不敢在外面餐饮吃这个了,怕洗不干净。
这时节山里最丰富的当数鸡婆笋了,这是二姨和三姨半天的收获!!!!
不过这里采笋还早了点,再过两星期,鸡婆笋能长得更长更粗,采起来就更有成就感了!
好了,菜都上桌了。
两盆绿绿的就是本人摘的豆秧尖儿,好大一篮呢,下水一煮,就这么点了。一人一筷子,没啥了。汤好喝,淡淡的甜,带点秧苗的清香~~
豆秧尖中间那盆小鱼,是大伯捞虾时带上来的,就这么回事。
中间那盆红的,虾米,不多说。
左上角的,看不明啥玩意的,是前一天吃剩的鱼。鱼是大舅钓,所以说,吃饭,大家都是付出了劳动的。
虾米正上方的,荷包蛋。外公养的土鸡下的正宗土鸡蛋。
右上角,地里种的莴笋。
然后说没拍的。
椿煎蛋。都说椿香啊好吃啊,为什么我就闻不得那味,虽然都是我摘的。难怪没拍~
鸡婆笋煮咸菜。据说这咸菜要很讲究,具体什么不知,反正小姨看了自家的说不行,又上隔壁去看也不符合要求,又走上几百米借了几家。终于合意了,但我不吃笋,又没口福,虽然我对咸菜很有兴趣。
酸辣椒炒地木耳。这个我吃,自家酸菜坛子里泡出来的红辣椒,我硬是多吃了一碗饭,打个饱嗝~ 口水流了一地,很想念啊~~ ~~~
一家团聚好欢乐哇 一桌菜浓缩了大家的辛勤劳动 好想回老家啊。 表示看到最后,终于看到菜了 绝对原生态的菜!!!小虾米好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