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06-18 0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
每年的这一天主题都是购物,不过今年的战场转移到了家装市场。
早上七点半我准时醒来,自从准备装修以来,我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可以媲美当年在医院上班时的状态。今天的目标是南湖和三湘,想考察好板材价格和厨卫门。我们楼盘要求用黑色铝材封阳台,这也增加了购买成本,估计要在280-290元每平米才能拿到,准备叫群里的石头帮忙。老公平时没有时间管这档子事,今天跟着我大长见识,看我和JS满嘴术语地品头论足讨价还价,简直要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呼自己做不来,其实有时候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自己也很有收获感。南湖的好百年看样子要倒闭了,可我仍然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家具。于是我们还是去了万家丽,在蒸菜馆解决了中餐,然后进东方家园瞎逛了一圈。这里的好百年在搞满1500减500的活动,算下来最凑巧的情况是67折,问题是这么凑巧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碰上香柏年的松木家具店开张,策了个73折,买下一款上下铺的子母床,1800元,并答应在那里配床垫可以优惠。
最后去万家丽定瓷砖,这让我们大长了一把见识。前几天在QQ上和一个A公司的业务员聊天,虽然我并没有打算买他的瓷砖,但他仍然很诚恳地给我参考意见,后来知道我看上的是B公司的瓷砖,还给了我一个B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因为这款砖我已经看了很久,在淘宝上也基本了解了价格,准备实在策不下来就去网购,所以我拿到这电话就打了过去。我一向并不排斥这些业务员,觉得只要他们能帮业主拿到自己策不到的低价钱就行,就算他们拿点回扣也是双赢局面,毕竟这也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接电话的业务员也很干脆地告诉我可以拿到折扣,这个价格比起网上的低价虽然还是有些差距,但是把运费和去物流取货以及补退的麻烦算上也就可以接受。我当然希望还可以再少点,让A公司的业务员又去找他朋友帮我还了几个点下来,他自嘲道,自己卖瓷砖的还把人介绍到别的品牌去买瓷砖,全长沙我是第一个吧。砖定下来的价格让导购小姐都有些吃惊,可见已经是最大的优惠力度了,但是回去的路上B公司的业务员给我电话,很唐突地问我是不是找过设计师设计。我很纳闷,因为舍不得那1000块钱设计费,我至今还拿着手绘的图纸到处跟人比划,怎么会问起这个呢。他使劲启发了我一下,才想起楼上的设计师邻居来,虽然我最后没有找她设计,但是偶尔遇见也会跟她探讨一下自己的想法,为此我一直觉得似乎占了人家便宜,昨天才帮她找熟人做了个不用排队的产科B超。他问了我这个设计师的名字,说确定后再跟我联系。几分钟后电话再打来,他告诉我就是这个楼上的设计师邻居,几个月前就把我的信息“报备”了各大瓷砖店(当然,很可能还有别的建材店)。除了方便这些业务员打电话骚扰,她的报备也明确了自己的利益:假如我真去了这些已经报备的店买东西,那就是她介绍来的,我付出的金额要抽25个点给她当酬劳。也就是我每花100块,有25块流到了这个住我家楼上的设计师口袋里,而我之所以还不下价来,也是因为商家把这25个点首先算进了成本。如果我真的如她所告的一般,在店里买东西的时候打电话给她请求帮忙策价,她就立马能确定自己的入账地点,也可能良心发现通知商家让出一两个点来还给我,而我还以为是她靠设计师的关系帮我争取到的折扣而千恩万谢。这个浑浊的世界啊,我实在不明白是自己太幼稚还是现实太复杂,我只是感觉每个业主在准备装修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大块肥肉,人人都想凑上来咬一口,而咬掉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是谁是怎么咬掉的。
最后,这个业务员告诉我,他开始不愿意让出的几个点本来是要给A公司的小伙子留的,可是他打电话来说不要,所以我才拿到了这个最低的价格。我想,有时候,是不是信任也是一种美德?除了这个,我并没有给予他其它任何东西,但是我很希望有机会把这几个点以某种方式还给A公司的小伙子。
这条食物链,始终是以业主为底端的,以我在医院多年的经验看待,业主是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建材公司是无可奈何的药厂,设计师就像拿回扣的医生,而业务员就是药厂的销售人员,后者靠推销吃饭无可厚非,而前者隐藏在专业地位后面的获利就有些取之无道了,更何况我还没有挂她的号,她就开始吃我的药品回扣。当然,隐藏更深的缘由可以究自中国人不愿意对看不见的产品付款,不管是诊断还是设计,而情愿把钱花在药品和建材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上,所以,医生和设计师无法从自己的专业上吃饱,就开始想办法拿灰色收入,要改变这些情况,也许不是一个医改,或者装修市场整顿,可以彻底解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