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08我家网

2023兔年大吉

[母婴亲子]【每月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日连载,金币下载)---感谢wiwi童鞋友情推荐

[复制链接]

274

帖子

0

原创值

32

金币

大四_装修达人

Rank: 4

积分
24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03-22 1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又进来看了。
我崽崽已经快三岁了,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子。
检讨一下,生活中我们也有作弄他的时候,他急得不得了,我们哈哈笑,以后要改正。
天天跟楼主一起学习,争取每天发表一条感想,检查自己的育儿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2 11: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反复阅读一字一句。深深的体会到,教育要做到“无痕”,真正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大量“有心”,而不光是有爱。

虽然LZ现在没有宝宝,可是,LZ仍然坚持阅读。

LZ希望通过阅读,对自己的宝宝从胎教开始就做到“有心”,努力实现教育“无痕”。

也许,大量的阅读只是理论,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需要理论的指导。LZ不想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捉襟见肘,彷徨无措。大量的阅读至少让我在实践中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候,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拓宽我的思路,有利于创新。这是我对自己宝宝的态度,“有心”不是罪过。只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记住:有心,需要无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2 11: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LZ现在坚持把这本书跟自己的母亲和老公分享。希望跟母亲和老公一起把自己的孩子带好。一个小家庭,就是宝宝的生活环境,也就是他们的成长模板。光靠一个人来影响,力量是薄弱的。LZ不会要求母亲和老公能全盘接受这本书的所有观念,或者理解所有的想法,可是我需要家人知道,始终会成为母亲的LZ,在努力用心的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充分的信任LZ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希望他们在以后LZ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也许LZ不会成为一个最优秀的母亲,但是,LZ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爱深切得传递给孩子,让他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的人生。

“打针有些疼”

在LZ遇到的大多数实际情况里面,见到大多的长辈,大多数都是用“哄骗”或者“收买”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长辈。作为父母这一辈的我们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可是怎么跟我们的长辈来协调这个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2 23: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日连载,金币下载)---感谢wiwi童鞋友情



修得一支生花笔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关于“妙笔生花”这个成语有个故事,说一个秀才梦到自己的毛笔头上盛开一朵莲花,梦醒后他就一下变得才情横滋,下笔如有神了。成语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很多人寻求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能写出好文章。特别是当下许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是他们最头痛的事。假如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办法一定是孩子们的“梦寐以求”。我个人从事过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和多年的文字工作,也喜欢写作。我女儿圆圆的作文一直写得不错,在我的记忆中,她从小学开始,作文本上从没出现过一个病句,错别字也很少,成绩总是很好。尤其上高中后,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推荐给同学们看。2007 年高考时,圆圆的语文获得了报道,140 分的好成绩。据媒体当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 万考生中,语文成绩达到140 分以上的总共只有12 人。她的作文肯定也获得了高分―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因素,但也能说明她的写作水平确实是不错的。


基于这些原因,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而我总结多年来的一经验,得出的却只有两个字:阅读。我不喜欢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观摩过一些教师的“作文课”,总觉得那样的课不过是教师们自娱自乐的表演,对学生的写作没什么作用。人们把写作技巧这个事弄得太复杂了,总结出了那么多方法,一些完全不会写作的教师,竟然也能把“写作技巧”讲得头头是道―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这些“写作技巧”对学生没什么用处吧。


“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我一直重视圆圆的阅读。大约从她一岁左右就开始
天天给她讲故事,也许她开始时听不懂,但她喜欢听,明亮的双眸入迷地盯着我的嘴或书,不哭不闹的。到她稍大一些,能听懂后,就不断地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听。不管她要求讲多少次,我几乎从不拒绝。


每个婴幼儿都喜欢听故事,都喜欢看书。如果说有的孩子表现出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听故事,一定是由于家长没及时让他接触阅读,把最好的时机错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被其它东西(当下主要是看电视)取代了―很多家长把这件事轻视得如同孩子不小心洒了碗饭一样,事实上这是非常大的损失。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们更愿意看到那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学前班提前去学拼音、学外语,热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好成绩,热情地给孩子报许多个课外班,培养各种才艺,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了。而早期阅读做没做,暂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从学前到小学毕业,甚至到初中,课外阅读少的同学如果只针对各种考试学习,常常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事实上,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这方面的艰难和困惑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一般来说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 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 万,高中生不少于150 万。即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 万字间―我感觉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一个非常保守的标准―即便是这
样,它也远远高于当下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以下。为什么这么低?一些文章分析说,这是由于高考造成功课压力太大,“阅读动力不足”。高考现在成了替罪羊,什么板子都往这里打。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兴趣问题。


高考为什么没让那些沉酒于游戏的孩子感觉功课压力大,从而对玩游戏“动力不足”?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哪里有“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你不想让他读他都不情愿。圆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此后一直未间断阅读。在离高考只有三、四个月时间的寒假中,她仍然在繁忙的学习间隙中读了大约40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对她来说不是增加了负担,而是一种放松和补充。


粗略地算一下圆圆的阅读量,到高中毕业,应该有1500 一2000 万字。这对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并不算多,许多喜爱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量甚至能几倍于这个量。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圆圆的作文本上为什么从来不出现病句,因为她已千万次地见识过流畅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感好,词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圆圆的作文经常闪现出令人惊叹的才气,我甚至会产生自叹弗如的感觉。她高一时偷偷写的小说有一次被我无意中看到,文笔的流畅和老到很让我吃惊。因为我一直以来看的都是她写在作文本上的东西,那毕竟只能叫习作,不能叫创作。我当时觉得,她如果将来想吃文字这碗饭,也是有可能的。并非圆圆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别的孩子达到她这个阅读量,也会有良好的文笔。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总是做得很别扭。教学从不敢跳出语文书的框框,教师和学生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课文和句子进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老掉牙的教学方法尽管一再遭遇声讨,到现在仍然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语文书都要无端地占用孩子们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把本该最有趣的一门课做成最枯燥无味的课,我
不止一次地听到孩子们说,他讨厌上语文课,更讨厌写作文。


我们的先辈,汉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们灿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类史上怎样的文化辉煌,可他们哪个人是通过花了多年的时间去分析别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语法、改病句后学会写作的?传统被抛弃后,我们到底供奉起怎样的一个东西,并要它来统治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几十年的事实其实已经证明,漠视课外阅读,想引导语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写出结构正确的句子,通过分析别人的词采写出漂亮的句子,这是在绕远路,在隔靴搔痒。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一条数学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为你自己的知识,可以马上应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千变万化的活动,外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何写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没有难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难的,应用更难。
尽管现在中小学作文课被讲得花样百出,许多教师在讲课上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就课堂本身来说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课讲得很精彩,老师在修改学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没有学生大量的阅读作铺垫,这些活动就是把稻种洒进了沙漠,没什么意义。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人失去判断力。很多家长一直不重视孩子的阅读,却又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市场需求就这样形成了。现在报纸杂志上不时看到能让孩子作文速成的广告宣传,什么“四维网格学习法”、“爆炸作文法”、“一周全拿下法”等。我见识过几个所谓的让孩子当场学会写作文的“能人”,他们采用一些现场调动技巧,引导学生搭起一些思路框架,以常规教学中惯用的强制性的手段推动学生填词造句,看起来效果真是不错,学生真的现场写出了一篇作文。可接下来呢,没有老师在旁边给搭架子,没有老师的强行引导,学生自己就不知所措了,既没词又没句,培训班结束后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


写作和做
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 前几天还有个“三天学会写作文”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我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得知我的情况的。他们知道我女儿圆圆语文高考成绩好,而我本人做过多年语文教师又会写作,就希望我去现身说法。我说对不起,我女儿三天学不会写作,她是用十几年来学习的。我教了十多年书,也没练出三天教会孩子们写作文的能耐来。


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说的是,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那些心灵苍白,思想空洞,没有成熟价值观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精彩词句,他也没能力摆弄出有灵魂的作品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在批评孩子的作文“不深刻”, 可文章中的“深刻”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刻度,如果孩子从未或很少从书籍中分享前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成果,以他小小的年纪,有什么办法能“深刻”呢?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政府提倡素质教育,可现在一提及素质教育,人们总是想到琴棋书画类的“小技”,最恶俗的如用打高尔夫球培养“绅士风度”,用跳校园集体舞培养“艺术气质”。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推广普及阅读呢,可能是阅读不容易造势,不容易很快形成让人看得见的“成果”吧。教育部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中学生必读的30 本中外名著,哪所学校把这当回事呢?有多少家长知道这回事呢?


无论从调查数据显示,还是从我们的常识来看,
当前中小学校图书馆90 %以上都是名存实亡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几乎不可能从学校借到他们想要读的书。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唯一,他的成长不能等待,所以当下这个缺陷必须由家庭尽快弥补。


家长们与其高兴了领孩子吃麦当劳,不如领着他去逛书店;与其用手机、随身听装备孩子,不如在他书桌上常放几本好书。特别是那些发愁孩子不会写作文,想花高价给孩子报速成班的家长,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书吧!请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吧!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特别提示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家长和学校都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足件非常自然的事。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足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绳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2 23: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日连载,金币下载)---感谢wiwi童鞋友情


“好阅读”与“坏阅读”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的语言中,事情总是充满“好”“坏”之分。我现在就借用他们的话语模式,谈一下儿童课外阅读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请允许我以孩子的口吻,简单地把前一种称为“好阅读”,后一种称为“坏阅读”。


好阅读尽通用书面
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里使用口语。这一点是针对在孩子还不识字,由大人给孩子讲故事阶段的阅读而言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尽量用通俗的口语来讲。这样做不太好。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从你给他买了有文字说明的图书起,就要给孩子“读”故事,不要“讲”故事。这一点,在本书《让孩子识字不难》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在课外阅读上,一些家长和老师犯的最无聊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对的。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二行扩展到几行。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我女儿圆圆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大约三、四十本。我只给她买了一套《 倚天屠龙记》,其余的都是租来看。当时租金是每本书一天5 角钱。她开始读得慢,很快就越读越快,在天天上学的情况下,每本书只需要1-1.5元,即2-3 天就读完;到了假期,则每天读一本。我估算了一下,这个8 岁的小孩子,她当时读一本20 万字的小说,累计阅读时间大约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她的这个速度并非神奇,别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速度自然也会达到这么快。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
子低低地读出声来。学校里会经常要求孩子们低声读课文,那只是读课文,不属于我们这里说的课外阅读范畴。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出声读,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孩子刚开始读篇幅较大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家长倒是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该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我见过有的家长明明认识那个字,却偏偏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可能是认为查字典可以让孩子记得更牢。这种做法没有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


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孩子尽快把一本书看完。圆圆看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租着看的,她为了省租金,就有意识地抓紧时间看,每本书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几天虽然多花不了几个钱,但1 元钱左右就能读一本书这种感觉很让她兴奋,这无意中也促进了她快速阅读的愿望。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许多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总喜欢考察他“记住了多少”。有位家长,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同意让孩子看课外书。孩子刚读了第一本小说,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复述这个故事,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要孩子在写作中用上小说中的一些词语和素材,甚至还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到孩子读了第二本小说,她就责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认为前一本书白读了。家长这样做简直是故意给孩子制造绊脚石。这反映了家长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厌恶阅读。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应该让儿
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拼字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
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冲击。一个60 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匾乏的环境中,到上了中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0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人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一些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


“读图”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
“读字”之所以优于“读图”,在于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入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和年级更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名著等等。
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到来。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
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儿圆圆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但这些不影响她的“读字”活动。她对“读字”的兴趣早就稳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轻重缓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此外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缩写本”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比较简单的改编版。我认为这是把一只新鲜苹果做成果脯的行为,至少我在书店看到的几个所谓“儿童版”《 三国演义》这类的书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建议给孩子选择知名度较高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缩印本”指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这种书可能多半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或盗版者手中。比如把一部《 红楼梦》 做成一本书。这样的书可能仅仅方便携带,但读起来很累,阅读感觉不好,容易使孩子厌倦;此外错别字可能也比较多。所以也不要给孩子读缩印本。


每个人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你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提示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好阅读要求孩子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尽童不要让孩子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3 0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一边编辑,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编辑了好几次都是因为电脑的原因前功尽弃。可是也给了我一遍一遍读这些文字的机会。已经12点了,实在是应该要睡觉了。还没洗洗滴,全部弄完也要一点啦。所以不好意思各位,今天就更新2节了哦。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今天看到的好阅读以及生花笔,虽然我还没有宝宝,但是我也是有着童年的。我也很爱读书,看小说也非常的快。从科幻,到言情,再到武打。其实我也爱看电视,可是我仍然很爱看书。尤其是对于有故事情节的书很爱看。作者说,读书读到一定的量,就会有一只“生花笔”,对于这个,其实我是有质疑的。当然,也许也是我的阅读量不够吧。但是我相信,跟我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关。看过一遍的书,我没有兴趣看第2遍,更别说背下文中觉得优美的东西。

我想,孩子还是需要引导的。比如说,暗示他们,美的东西可以通过背诵的方式,把美留在脑海里,用过思维的幻想,让那份美好保留的时间更长,更美。

我喜欢书,因为文字可以带来更无限的想象空间,更优美。

可是我没有尝试把吸引我的东西留下来,而是过目就忘,盲目的追求情节,这样的阅读对于生花笔来说,是坏阅读,也是无效阅读。打发的只是时间。所以到现在为止,LZ的文笔都不过尔尔。

综合LZ自己的情况,记录一下思考的几个方面,留着以后好好带宝宝。(1-4点给自己警醒)
1、提倡快速阅读,大量阅读,并且需要广泛阅读。
2、对于自己觉得好的财富,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它留住。
3、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4、不要因为功利性去阅读,要学会体会阅读的美。
5、家长可以适当的对阅读有一定的引导,但是注意不能带有主观因素。

比如,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交流这本书,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他的想法在你看来很幼稚,但是,事实上,却是我们成年人不会再有的美好。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阅读成果。

恩~~目前就想到这么多啦。希望有很多的人一起来讨论这些育儿的话题,也希望听到有孩子的家长们说说自己家孩子的实例,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哦。理论最后还是要指导实践的,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都是空谈。不是吗?

所以LZ更期待有宝宝的家长们来一起讨论,怎么给孩子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未来。说说你们家宝宝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帖子

0

原创值

32

金币

大四_装修达人

Rank: 4

积分
24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03-23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履行自己的诺言,每天进来学习一下。
开始还以为书中介绍的只是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如何教育,多看一点才发现不是这样,那更好。
虽然还只是囫囵吞枣的看,没有细细体会,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吧。
确实要多看书,看的多才能有所收获,好的书确实可以指导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为人处事。
惭愧自己看过的书太少,至读书年代到现在为人母,我读过的书太少太少。原因我想就是从小没养成读书的习惯,也跟家里的氛围有很大的影响。父母都是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不怎么看书,家里也没什么书,所以小时候看到的书也少,记忆中就是妈妈每月定了《家庭》的杂志,其他的书很少见到。到了真正上学,读的都是课本,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到了现在,想读书,想丰富提高自己,都不知道从什么书开始读起。
所以教育确实重要,特别是幼儿时的教育尤为重要,会影响小孩一生。到目前为止,我的儿子两岁九个月了,我们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无为而作”。既没有系统的方法,也没有刻意的行为,最惭愧的是用心太少。虽然一直以来我有要好好教育孩子的想法,可惜大多是心理想想,实际行动甚少。
偶然的机会,看到这个帖子,作为一个契机吧,从现在开始,多多学习,思考如何教育小孩。希望能给我儿子创造好的环境,有心而无痕地教育他,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提高。
lz我们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帖子

0

原创值

16

金币

大三_装修里手

Rank: 3Rank: 3

积分
152
发表于 2011-03-23 2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真的太尽职了。。。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4 15: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家里的网络突然抽风罢工!

LZ刚忙完事情,现在抽空开始更新,更新2节,补上昨天的,然后再去忙。不好意思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帖子

0

原创值

1078

金币

装修大学_教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1-03-24 15: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日连载,金币下载)---感谢wiwi童鞋友情



阅读需要诱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圆圆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感觉她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已具备了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就建议她读长篇小说。圆圆听到这个建议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她经常看到我读小说,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字,基本上没插图。她本能地觉得长篇小说很难读,也没意思,只能是大人读。而她在这之前读的书都是以图为主的儿童读物。
我理解她的为难,就没再说什么。考虑我书架上那些小说当时没有太适合她的,我去买了金庸的《 倚天屠龙记》。以前我从没读过金庸的小说,只看过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从电视剧中猜测小说也是有魅力的,应该能为儿童所喜爱。我没对圆圆说这是为了让她读才买的,像平时拿回任何一本给我自己看的小说一样,干完活就自己去读了。那本书确实是比较好看,有很多悬念,我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圆圆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正读到这里,后面还不知道呢,等读完了再给你讲。这样几次,搔得圆圆心里痒痒,看她着急,我就顺水推舟说要么你自己看去吧,妈妈没时间一下子看那么多。圆圆还是顾虑她能不能读得了小说,我就说,你试试,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把大概意思看懂就行,哪些字影响理解,就问妈妈。她听我这样说,就开始试着读起来。


阅读是个并不难进人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所顾忌地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了。等她读得超过我读的部分,我就经常假装没时间看,又表现出急于知道某个人后来怎样了,让她把看到的情节讲给我听,并和她一起聊这里面有趣的人和事。这让圆圆越读越有兴趣了,到读完这部书,她开始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信心。读完这本书后,我和圆圆一起看了一下该书的前言,知道金庸一共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取每部第一个字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样美的文字也给了圆圆好奇,她说还想看金庸的小说。我就说这么多书要是买的话挺费钱,不如租来看吧。于是带她去租书。


这以后,她越读越多,越读越快,阅读兴趣和能力很快呈现出良好稳定的状态。一口气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从此发现了读长篇小说的乐趣,再往后读长篇小说就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当时的一位同事,说她儿子不喜欢任何阅读,连故事书都不读,似乎对读字有一种恐俱,作文写得很差。当妈的为此很发愁。她知道圆圆读了很多书,就特别希望她儿子和圆圆认识,受些影响,也能喜欢读书。有一天我领圆圆到她家玩,她儿子比圆圆高一个年级,当时读小学五年级,看我们来了很高兴。我们刚坐下,同事就对她儿子说,你看圆圆比你小两岁,人家已读了好多书,你以后也要多读些书,不能整天光是玩儿。这种对比让小男孩显出难为情。我赶快让两个孩子到另外一个屋玩,然后提醒同事不该对着外人这样说孩子,这样说会让孩子对阅读更没信心,而且觉得很丢面子。


孩子其实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事,应该恰当地对着外人流露出对他这方面的赞赏。我还提醒她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接下来我把自己如何“诱惑”圆圆读小说的过程对她讲了,想她应该能从中体会出一些东西来。我们走的时候,男孩也出来送。他妈妈也许是出于客气,又对儿子说,你看圆圆已经把金庸的小说都看完了,回头我也给你租几本来看。男孩子有些迟疑地点点头。我隐隐觉得她这样说还是不太妥当。她其实仍然在用一个孩子的强,对比另一个孩子弱,而且她的话说得实在太明白,目的性太强了,没给“诱惑”留下一点余地。后来这位同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她租了金庸的书,但她儿子就是不读,一本书三天看了兰页,然后就再不肯往下看了。我不得不坦率地对她说,你找了个榜样,却没找到激励孩子的突破口,只是用别的孩子的好,对比出了他的不足,所以没从心里打动孩子。


儿童阅读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为了不比别人落后和家长的要求而去读呢!她问我怎么办,我考虑金庸已给孩子带来压力,就说,你暂时不要再提读小说的事,他对文字那么恐惧,只能先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读起。这样吧,你先订份晚报,上面天天有一些有趣的社会新闻,这谁都爱看,是最消遣的东西。你每天看到哪条新闻有趣,就推荐给孩子读,不要多,每天一两条就够了。先引诱他读报纸,如果他能经常浏览报纸,慢慢就会觉得阅读不那么可怕,然后再想办法让他读小说。


过了几天,这位同事见我的面还是摇头,说她儿子连报纸也不肯看。我奇怪这个孩子为什么对文字这么刀枪不人。细细地了解过程后,发现家长的做法总是不得要领。这种情况下,孩子要是愿意去读才
怪呢。 原来,这位同事那几天每天下班买份晚报,回家后就把报纸递给孩子。她也试图使用“诱惑”办法,就总对孩子说,读报纸有好处,这张报纸很好看,你至少要读一到两篇文章;想读哪篇读哪篇。她为了检查孩子读没读,每天要在孩子睡觉前让孩子把读过的内容讲给她听。孩子只读了几天,又开始为了读报纸和她顶牛。


这位妈妈虽然每次把该做的好像都做了,却总是达不到目的,她说她对儿子的阅读简直绝望了。我不得不再一次坦率地对她说,你的行动中有一点“诱惑”,但实质上还是在“指令”。你规定他至少要读一、两篇,还去检查孩子读没读,这样读报纸就变成了“任务”。你要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好好想想,感受一下什么才叫诱惑;如果你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想问题,就很容易一次次地把诱惑变成指令,一次次地失去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一根筋,很多人一旦理解了阅读的重要,也同时理解诱惑的重要,并会创造一些诱惑的手段。但其中不少人的手段也往往失效,因为这些手段所制造的诱惑敌不过另一个诱惑:电视机。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建立起了阅读的兴趣,他一般不会让电视夺走自己的阅读时间;但如果孩子一直以来很少接触书籍,在电视机前长大,你想要让他半路开始阅读,那是比较难的,需要动用更多的手段。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即使关了电视,也不可能让孩子情愿地拿起书;即使他拿起了书,也不可能用心去读。有些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给他们支过一个“歪”招,一些人用了效果很好。


我建议他们把电视机的某根线摘开,或把一个什么配件取下,使电视不能正常播放。家长假装说电视机坏了,然后找出各种借口拖延修电视的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开始读一些书,然后适时地给孩子推荐一本有趣的书,让他在百无聊赖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等到孩子真正一本接一本地开始读书了,再去“修”电视。为了防止电视“修好”后,孩子又回到没完没了看电视的状态,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提出看电视机的规定。并且要以身作则。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则一旦定出来,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这里面的核心也是不动声色地诱惑,不要有冲突。


也许有些家长觉得这招有些“馒”,操作起来太麻烦,不如直接关电视方便。更有许多父母,他
们不希望孩子看电视,对自己看电视可是一点不想限制。不止一位做妈妈的听我这样建议,都拼命摇头,说自己晚上没事干,不看电视干什么呢;或是丈夫不会同意这样,因为丈夫工作很累,每天回家要放松。这种时候,我觉得自己黔驴技穷了。


家长要是任性而为,有什么办法不培养一个率性而为的孩子呢。你不想诱惑孩子去读书,那只好让电视诱惑孩子一天又一天地在它面前消磨时间了。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 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特别提示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


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


规则一但定出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