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日记大赛优秀日记】134平米四房简约中式精致打造&半包&不抛弃,不放弃,看我如何从装修血泪史
本帖最后由 芹菜 于 2016-2-17 16:00 编辑:victory:购房篇:大品牌开发商&宜居的小区内外环境&南北通透的周正三房
10年终于在四年两地分居后与她重聚在长沙,08年买的计划结婚的新房在新开铺-标志 浪漫满屋,她在星沙上班,新的公司又面临天天加班的现实。回新开铺住难度太大,只好空着新的婚房,还在星沙租房。随着结婚生子计划越来越近,三房及以上的购置计划只能尽快提上日程。作为二套房,自然谨慎决定。
公司团购的星沙小区房价格极具吸引力,但是小区外工厂人多杂乱,还有燃气公司,高压电塔都直接被pass掉。2013年5月终于等到香港开发商,恒基凯旋门价格在5000-5500可以接受的范围,果断下手。还挑到靠东面的理想楼层,激动不已。:victory:
抢个沙发,必须是自己哈 恭喜开帖,祝装修顺利 心亮 发表于 2015-6-30 07:12
恭喜开帖,祝装修顺利
感谢,今天会尽快更新的。 欢迎记录自己的装修故事:loveliness:期待中式风格哦~! 很好的小区啊,祝装修顺利!! 我来啦,加油加油
★写在日记前★
本帖最后由 范范之辈 于 2015-7-3 23:33 编辑★写在日记前★ 我从没想过会动手写装修日记,更别谈会加入08大家庭,因为一直以来对装修的理解,就是出钱,找个施工方(装修公司、施工队),然后把你能想到的想法,包括效果、要求等等都告诉他,然后由他全权帮你搞定,你只需届时入住即可。。。。。。 想的很简单,听起来也很理所当然,我从来没把装修当作一门学问,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来看待。可能正是因为这一意识上的差距,让一部血淋淋的装修血泪史在我身上上演,演的那么淋漓尽致、演的那么苦不堪言,演的那么痛心疾首。 更确切的说,我把装修彻头彻尾的小看了,装修把我彻彻底底的修理了。。。。。。
★必须要说的感谢★
本帖最后由 范范之辈 于 2015-7-3 23:33 编辑★必须要说的感谢★ 庆幸自己加入了08我家,在08这个大家庭里,让我重新认识了装修,改变了原有的认知。原来装修确实是一个跨多个专业、前后工序衔接紧密而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 感谢08网,让我学习了装修专业知识,只有知识,才是武装自己的最佳武器,才能在设计、预算、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感谢08网,为网友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经验和便利,如08团购,质量上乘,价格一步到位(不像很多团购网站,玩着各种猫腻)。。。。。。
★第一次装修的精辟总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话说我那卫生间、厨房的四次防水血泪史
本帖最后由 范范之辈 于 2015-7-3 23:50 编辑是不是每一篇装修日记都要从自己的装修血泪史说起?既然这样,那好吧,先吐槽,不吐不快。
楼主,80后一个,06年毕业参加工作,08年初,冰灾期间,长沙楼市价格快速攀升的紧要关头,在售楼顾问各种忽悠,自己各种凑钱的前提下,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在城南木莲冲路交了个首付款买了个小户型(买房、选房过程且先不说,那时候,参加工作走入社会不到两年的愣头青一个,懵懵懂懂、乱七八糟,况且这个和装修日记的主题没有太多的关联性),买完房,没钱,放了两年,到09年10月左右开始装修了。。。。。。 那时候,资金不充裕,时间不充裕,我爸说“反正你也没多少钱,也没时间,给装修公司去做,他铁定要赚你一大笔,这钱给别人赚了太可惜,交给我吧,从老家找些手艺人去做,那些装修公司施工的人员,还不是和老家那些电工、泥工、木工进城干活一样的,他们未必还经过了什么装修大学的学习培训?”我一听,好像也有些道理,没经过多少思考,就答应了。 于是我的首套房的装修,就这样,以一种清包模式(加入了08网后,我才知道那种模式就是清包),分阶段从老家请来了一些师傅,自己根据阶段买材料的方式开工了。
装修的过程基本上都忘记了,毕竟自己没怎么参与,没留下什么直观的印象,血泪史还得从后期使用过程中陆续出现的各种稀奇说起。
[*]没什么风格定义,乱七八糟,搞到哪算哪,搞成什么样算什么样;
[*]据我爸说,泥工请了我们老家当地的“金牌”泥工师傅,手艺和口碑摆在那里,可我依旧很难理解,这样的“金牌”泥工,施工质量为什么还是差得一塌糊涂。首先是贴砖不整齐,不管是地面还是墙面,四块砖碰角的地方凹凸不平,说的好听一点,那是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用大拇指压上去我都怕刮伤了手,瓷砖缝还不直;最要命的是,家里的泥工师傅贴墙面砖,一直都是只在瓷砖的四个边涂抹水泥浆,留下中间很大一部分空的就往上贴(我觉得可能老家师傅节约成本的思维根深蒂固),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墙面砖到处是空鼓,这个可能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后期要在墙面上安装个五金挂件啥的,问题就大了,空腔部分去不得钻头,一去瓷砖就裂了,同理施工的地面瓷砖也是到处是空鼓,不敢大胆的在地板上走路,尤其是晚上,恨不得打赤脚起来上厕所,还生怕东西掉到地上发出声音,因为只要有空腔的地方,会把振动和噪声放大很多倍(理工科出身的同学们可能能够理解空腔共鸣的原理),楼下的邻居多次找我投诉这个问题。。。。。。
[*]再说说泥工工期,因为是清包,也就是按照计日工的方式给付工资,事前,我爸交代泥工师傅,要注重施工质量,贴出水平和效果,可能那个“金牌”师傅也想做出一个样板工程来体现一下自己并非浪得虚名,两房90平的房子,一厨一卫、客餐厅、阳台地面没有任何拼花贴、以及波导线的情况下,硬给他贴出了三十个工,我后来了解了才知道,哪怕那种独立的泥工师傅,一般是两口子出门施工,像我这样的工程量,最多六个工搞定,而且质量速度俱佳,我后来和我爸说了这个事,他似乎觉得我在质疑一些公认的事情而生我的气。。。。。。哭吧,听到这里,似乎哭就已经不需要理由了。我只想说“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专业的水准和技能,不是坐井观天的思维可以想象得到的,更别说达到那个水平。
[*]本来还想仔细回忆一下其他稀奇的,比如尴尬的木工品质,柜子左右两扇柜门合上去都对不齐、拉手装的都不对称;想哭的卫浴设计,洗手间除了洗漱台和淋浴头之外再也没有预留龙头接口(后来我安装淋浴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一个两出水的淋浴花洒,也就是整个厕所连一个洗拖把的龙头的没有了);因为是用大芯板自制的橱柜,师傅尺寸没有拿捏准,预留的冰箱位置只能放下一个很小的冰箱。。。。。。
[*]诸如以上此类,权且不一一表述,集中精力和篇幅说那些让我一想起来就如鲠在喉、如芒刺在背的噩梦般的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