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02-22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9、风俗
小孩,小孩, 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走一走。
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正日子。初一清晨祭拜祖先。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少小者打发“压岁钱”(或在除夕时打发)。
岁首第一餐吃饺子,谓“得元宝”,象征在新的一年财运亨通。接着,家门亲戚、左邻右舍互相拜年,并视亲疏远近而分别以烟茶糕点或酒饭款待。席间有鱼,一般不吃。若放置鱼盘时鱼头指向下席方位,表明主人准备的鱼多(有余),此鱼可吃。若鱼头指向上席方位,则表明此鱼绝对不能吃,留下全鱼,象征有余。除夕前要洗澡,洗去霉气,干干净净的做人。在零点的时候也要放鞭炮,初一的早上也要出早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的到来,要出门拜年了,住在附近的隔壁邻居相互串门,进行新春祝福。在初一要吃几个荸荠,一年里就不用忌讳任何东西了。初一不能用剪刀,不能拿针线,不能烧热锅(也就是不能炒菜)。不能倒垃圾,不能向外泼水。
扫地要从大门向屋里扫,意为财宝不外流。讲究的人家甚至从进入腊月开始就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实在避讳不了的则用近义词或约定俗成词语代替,如说“饭吃完了”不吉利,要说成“饭吃齐了”;“人死了”不吉利,要说成“人老了”,等等。猪的舌头不能说舌头,要说赚头,寓赚钱之意。守孝人家门神对联需用黄纸书写,而且不出门向亲朋拜年。
初二,女婿携带礼品给岳父母拜年。岳家必以酒饭款待。俗语“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谓此礼绝不可少。其次拜姑父母、舅父母。
初三、初四,一般亲朋互相拜贺,至亲好友开始接春客。
初五叫“破五”。全家吃“元宝”、宴饮,与初一同样隆重,有“破五大似年”的俗语。 (摘自《襄樊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