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03-07 1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过得真快,开本贴之前还在广州。
现在长沙的家已经装修完了,并在长沙朋友的游说下,看好3d技术发展的前景,合作搞了一个销售3D立体产品的公司。
想想3D和影音也有点关系,便在本贴继续谈谈我所了解的3D方面的知识。
第八篇 漫谈3D电影和游戏
大家熟悉3D,应该大部份是从《阿凡达》开始的,不过早在80年代就偶尔有些3D电影出现,像《侠女十三妹》似乎就有3D版。
但那时的3d是红蓝或红绿3d,现在的3d技术就有一些进步了,像偏振、分时等。
我们知道人看到的物品之所以有立体感,是因为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的是这个物品的2个角度,简单说,就是两眼看到的并不是同样的内容,试下闭一只眼,去摸眼前的东西,可能都不会一下摸到,因为你已经失去立体感,也就失去了距离感。
所以现在这么多层出不穷的3d立体影像技术,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让你左眼和右眼看到的不是同样一张图。
简单谈下现在常用的几种3d技术的特点
1.红蓝
实现原理就是通过滤光来实现2块不同颜色的镜片看到的内容不一样。
眼镜非常便宜,通常几块钱就可以买到。
实现很简单,连图片都可以产生3d效果,记得之前三湘都市报推出过3d立体报纸,就是用得这种技术。
但效果很差,光线很暗,颜色会变化。现在基本是淘汰技术。
2.偏振
通过2台投影机和加装在每个投影机前的不同偏振镜片来进行水平和垂直方面的过滤,使投射出2付不同的画面,然后通过偏光眼镜实现2眼看到不同的画面而产生3d效果。
显示设备成本高,眼镜成本较低。
3.分时
这种技术有左右格式,上下格式等,简单来说,就是一部电影或游戏有2个画面,2个画面略有不同,快速的交替播放,并不断发送讯息。
然后3d眼镜通过接收发过来的讯息,得知当前播放的是哪个画面,就把另一个画面的镜片关闭,但因为速度很快,人眼感觉不到这种关闭,最终的效果就是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不一样,而产生3d效果。
如果此时摘掉眼镜,看到的就是2个略有差异的画面叠加在一起,这是因为交替太快,人眼感觉不到在交替。
但因为要交替快速播放2个画面,对显示设备的刷新率有要求,一般的投影和液晶显示器/电视机都是60hz的,这样播放时会有很强烈的闪烁,所以必须用专门的120hz以上的3d显示器/3d投影机/3d电视机+分时眼镜才能看到这种效果。
以我所知,现在的3d电视机大部采用这种技术,像sony 3d电视。
简单来说,这种技术的3d视频要3个要求
1).要有实现120hz的刷新率。
2).要能发送视频同步信息和能接收同步信息的分时眼镜(也称快门眼镜)。
3).要有3d片源。
而且这种技术可以配合游戏使用,nvidia专门研发出3d vision技术,配合nv芯片的显卡+有nv认证的3d显示设备+nv或兼容nv的眼镜可以把市场上绝大多数平面3d游戏通过他的驱动直接转成真正的立体3d游戏。
这种技术显示设备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很适合家庭使用,一般想玩3d游戏看3d电影,也只需要在配电脑时在显示器和眼镜上再多预算一两千左右就行了。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下3d电视的传输线材,可以通过vga来传720p高清视频,hdmi1.3(最好是hdmi1.4)以上版本传1080p高清视频。
另外,如果看3d电影,除要有相应的3d蓝光播放器之外,片源当然是重中之重。
关于这点,说件前段时间发生的真事,之前我们上河群里有个邻居买了sony的3d电视,因为知道我对影音比较熟,告诉我看不出3d效果,要我去帮忙看下原因。
去了之后,他们只有一部商家附送的3d电影《艾丽斯梦游仙镜3D版》,我放了后看了看,有一点3d效果,但的确很不明显,3d效果不是很好,没看过3d的他们以为没有3d。
后来我告之是片源问题,在淘宝上帮他买了一张《阿凡达》3d源盘,结果看了后第2天一上来就赞不绝可,大呼过瘾,说他家亲戚也打算买3d电视了,还直叫我帮他多买几张3d电影,当然我不是卖碟的,只是告诉他上淘宝自己买了。
这件事可以看出,现在的3d片源不仅不多,而且有些质量也的确很马虎,但如果是真正效果好的3d的确是不错的享受。不过好在,现在看来,3d片源将来会逐步增多,《诸神之战》,《史瑞克4》,《生化危机4》,《死神来了4》,《恐怖杀人鱼》《电锯惊魂7》等等,这些新出的电影都开始打3d牌,我想,以后的发展趋势也应该如此吧。
当然如果想赶下3d潮流也不一定只有电影,搞台3d电脑玩玩3d立体游戏还是不错的选择,毕竟3d游戏不需要片源,现有游戏就可以直接转过来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