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芥末花枝丸 于 2019-1-17 16:47 编辑
Emmmmmmm,我懒故我在,懒到有目共睹我也很服我自己...... 费劲量房之后,一门心思扑到了灯光上。为什么呢~~~因为灯光可以划分区域、强调重点、“调节”高度,还可以变换色彩、丰富造型,最最重要的就是营造氛围啦~~~ 首先,室内照明大致分为四种: 1、直接照明 光线通过灯具射出,其中90%-100%的光通量到达假定的工作面上,这种照明方式为直接照明。这种照明方式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并能造成有趣生动的光影效果,可突出工作面在整个环境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亮度较高,应防止眩光(此处标重点,后面细说)的产生。
(光直接往下照,容易产生阴影,光量大) 2、半直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是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罩住光源上部,60%-90%的光线集中射向工作面,10%-40%被罩光线又经半透明灯罩扩散而向上漫射。
(中心光源较亮,照明范围大,光线柔和) 3、间接照明 间接照明方式是将光源遮蔽而产生的间接光的照明方式,其中90%-100%的光通量通过天棚或墙面反射作用于工作面,10%以下的光线则直接照射工作面。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不透明的灯罩装在灯泡的下部,光线射向平顶或其他物体上反射成间接光线;一种是把灯泡设在灯槽内,光线从平顶反射到室内成间接光线。这种照明方式单独使用时,需注意不透明灯罩下部的浓重阴影。
(不透明灯罩装在灯泡下步。光亮弱,气氛柔和)
(反灯槽,可打造洗墙) 4、半间接照明 半间接照明方式,恰和半直接照明相反,把半透明的灯罩装在光源下部,60%以上的光线射向平顶,形成间接光源,10%-40%部分光线经灯罩向下扩散。
(照明范围较大,光亮较弱,气氛柔和) 5、漫射照明 漫射照明方式,是利用灯具的折射功能来控制眩光,将光线向四周扩散漫散。
(照明范围大,光线柔和)
初步了解了灯光种类,那么就要说说灯光设计的基本原则啦。 1.功能性原则 :灯光设计必须符合功能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和灯具,并保证恰当的照度和亮度。 2.美观性原则:在家居环境设计中,灯具不仅起到照明作用,其讲究的造型、材料、色彩、比例、尺度,也使之成为室内空间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3.经济性原则 :灯光并不一定以多为好,以强取胜,关键是科学合理的设计。灯光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视觉生理和审美心理的需要,使室内空间最大限度地体现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 4.安全性原则: 灯光设计要求绝对的安全可靠,必须采取严格的防触电、防断路等安全措施,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大原则确定之后,就可以着手布置灯光啦~~~
首先是玄关。玄关是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虽然停留时间不长,但明亮的光线十分重要。如果只在玄关中心顶部设置一盏灯,灯光从头顶直射下来,就会造成许多阴影。
(人下、柜底、柜中都有阴影) 人物什么的不要care了,选了个现成的站立的组建,没想到也是奇奇怪怪的姿势 ...... 解决办法:
①顶灯移向换鞋柜,保证主要功能正常运行。
②在柜下设置灯带补充照明(上图柜底部设灯带,中部未设)。
(考虑到玄关还要放镜子、挂画等,设置两盏灯可以打亮墙体。) 然后是客厅。客厅比较复杂,让我深吸一口气,一次性写完。客厅作为家庭活动的核心区域,承担了会客、娱乐、小憩等多项功能,亮度是基本的! 主照明:照亮整个区域,不需要太强烈的灯光。设置主照明是大多数人也是比较传统的照明方式,主照明灯光线比较柔和,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是,只有一盏主照明是万万不够的!从前许多家庭,就是一盏顶灯搞定所有。头顶一盏灯,脱鞋看不清,切菜切手指,穿衣一摸黑,看电视太亮,拉屎抬眼晕。极不人道!极不科学!极其粗糙!为了美好的生活,绝对不能一盏顶灯走遍天下。不过,主照明也不是一无是处,搭配线性射灯、落地灯、壁灯等也是很美好的。当然,最近特别流行点状光源均匀布置在天花,按需调节亮度,很是方便。 (一口气写不完了,我喘一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