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客厅茶具配置——漫谈茶道那些事
由于厅柜太大,左右各有四个格子展柜,哥不得不往这些格子里填东西,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原来精艺瓷黄总送我的那套茶具,欣赏性较强,放在俞施主这样的茶骨面前,有点小问题,就是那个公道壶不是盖碗的,容易走气,不够香。鲁迅先生说过:“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另外,阳台显然不够大,如果人多了,喝茶有点挤,而那套茶具摆在客厅上又有点小,所以客厅得单独另外配一套茶具。
茶具我起先在刘大师的公司里,一般我每次去他公司,基本上就是在他那个阳台茶座上聊天,通常是边聊边喝茶。尔后,我在俞施主蹭饭至今已近半年,通常也是蹭完饭后还接着蹭点茶喝。他们俩喝的茶,都是上千块一斤的,并且俞施主是福建人,经常能弄到很新鲜的铁观音,结果哥喝上瘾了。当然,除了对他们的观察与咨询外,哥也调查过一些茶店,最后配了下面这套茶具,这套茶具是在南尧茗茶买的,它在长沙有20家连锁店,老板是一个福建安溪的王老板。我是在桐梓坡路边上的沁园春御苑那个门面买的,这是离我家最近的一个象那么回事的茶店了,也是我上次买阳台那套茶具配茶夹、茶巾、养壶笔等配件那家店。
茶具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茶盘和茶盘上的那些东西。这两样东西是有分别的,一般来说茶盘要配好点的,通常用得比较久,而茶具有可能在使用或清洗过程中摔坏而更新,或者有些茶友们会同时配备几套茶,如红茶、绿茶或其他什么茶专门泡茶的茶具。所以,茶盘要花点钱,而其他茶具按俞施主的说法,“搞套一百二百的就行了”。
茶盘的材料一般是配红木系列的,当然也有玉石类或科技木之类的仿实木的材料,也有竹的。但是以哥的观察,好一点茶店一般是配红木的,这些红木系列通常有黑檀、绿檀、花梨木、鸡翅木等等。檀木的比较显档次,但哥觉得黑檀装B太过头了,黑色严肃得如白虎堂,绿檀则失之华丽,与我家的风格有区别,鸡翅木则质朴过头而接近于原生态,虽然从茶盘的角度来说,俞施主说“选密度高一点的”——鸡翅木确实是密度最高的。我这款选的是越南花梨木,色泽温润接近我家的家具,比鸡翅木有内涵多了,但比檀木又显得稳重不招摇。
茶盘的造型通常有两种造型,一种是整块大板,另外一种是抽屉蓄水式的。这两款造型关键是看这茶盘是不是经常有移动的,如果经常移动的,就选我这种,因为我不用的时候是收纳在客厅厅柜里的,这种抽屉蓄水式的可以不像大板式的必须要有一个排水管道,当然现在的抽屉蓄水式茶盘通常也配这种管子。我大哥家选的是整块大板的,虽然大气,但是板子太大就不好收纳,并且也相当占用客厅的茶几桌面——没地方放其他东西了。下图是收纳进厅柜的茶具效果图:
其他茶具也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陶瓷,还有陶的,半陶的,各式窑器,还有紫砂,紫砂里又分紫砂、白砂、绿砂等等。但是据哥的市场调查,很少看到用紫砂的,因为紫砂吸味,如果泡多种茶就会串味,这就是为什么各色茶店大多用的是陶瓷的,因为他们要给客人试喝各种茶叶,这种口感是绝对不能串味的,一旦串味,一千块一斤的茶叶只能卖一百了,而哥选陶瓷的是因为我喜欢喝的茶既有铁观音,也有普洱,还有金骏眉(武夷山红茶)。陶的或半陶的,都是倾向于那种古朴或原生态的风格,刘大师那里就有这种茶具,但是这种质地多多少少让哥想到武松喝酒的碗,或者煲中药的锅子,或者腌泡菜的坛子,这多少有点点倒胃口。至于各式窑器,估计也是送人用的,或者大户们用的,这种茶具往往价格高昂,而且如果不识货,会被人当猪宰了。显然,陶瓷是最明智的选择,这里只要注意一点,不要买贴花的,贴花的清洗久了会掉色,但这种也有点好处,价格相当便宜,几十块钱就能买一套。另外,这茶具也有可能不环保,里面有铅啊砷啊七七八八的东西,传说有些紫砂茶具这些东西比较多,所以我最后不是在淘宝上买这些东西,而是到实体店买的,并且所有茶具全部是他本店的南尧品牌。
最后,关于茶具的配置有一个跟电脑配置一样的问题,买成套品牌的还是单独配一套好?王老板说,单独配的好。原因很简单,茶具在使用与清洗过程中有可能会损坏,成套的缺了就不太好配了,还有一个原因我估计是单独配的要比成套的便宜些。就我家这套茶,盖碗杯和品茗杯是一套的,造型为蝙蝠,这跟我家的国家地理风格比较像,因为我家有很多动植物造型,而且这蝙蝠其实是象征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福”。色彩其实按套路来是与我家风格比较搭的是青花白底两色,虽然通俗却百看不厌。滤架没用瓷的,而是用的王老板推荐的不锈钢的,这东西经得搞,我印象中刘大师和俞施主都是用这种。公道杯我用的是透明玻璃的,这是王老板推荐的,其实他店里,还有刘大师那里都是这种,这种按王老板的说法是能看到茶色,也是一种韵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