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30 00: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50)设计的本质及如何理性看待设计师?
一般而言,整个装修过程是业主的市场交易行为,前面哥已经提到,我们买东西或者施工,都要花钱,钱交换来的不是功能就是风格,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特别的是请师傅其实就是花钱买他们的工艺。但是,我们花钱请设计师,到底是要交换什么?是施工CAD图纸,还是他们的创意灵感,或者就是一些业主说的,设计师就是撮钱的,找设计师的后果就是被设计师给“设计”了?
1、设计的本质
毫无疑问,我们找设计师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得到一套施工CAD图纸,但这显然不是我们花钱的根本原因,因为只要是吃设计这碗饭的人,出套施工CAD图纸是没有问题的。
哥个人的观点,设计的本质是提供施工的战略方案。战略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军事,后来管理学也引入了这个概念。之所以所设计的本质定位为战略,不仅仅是因为从空间上来说,设计对于施工各个空间环节具有整体性,而且对于施工后家居的时间性来说,同样具备长期性。这就是为什么说设计是装修施工的灵魂的根本原因。
关于战略的概述,无论是军事学,还是管理学,发展到今天,教科书上已经有N种定义,N多大师也有N种说法了,但是不会脱离以上哲学上的两个维度。对于战略的定义我个人最欣赏的观点是二战时期石原莞尔的说法,他认为战略要认识敌我双方的优劣之处,然后通过扩大已方的优点来扩大敌方的弱点,进而弥补双方资源与条件的差距,达到一种均衡与反超的姿态,这种大策略才能称之为战略。不过,这位二战期间日本唯一的战略家后来被排挤去当要塞司令了,大概还不如年羹尧的杭州将军。言归正传,表面上看,家装施工事乎不存在军事学上的敌我双方,也不存在管理学上的市场竞争对手,但是从最基本的矛盾哲学来看,这里仍然存在一对冲突、竞争、矛盾的关系,即居家需求与居家资源的关系,这对矛盾关系可以直接解释成上文哥提到的几个人与几间房的关系。
那么从目前哥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解决这对矛盾的战略,或说设计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功能上的雪中送炭。简单地说,就是解决了你家居设计的功能需求。就我个人这套设计来看,最原始、最根本、最具战略性的设计问题就是户型改造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可能更为关键。如何发现这种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拿着户型图跑装修公司。这就是我前面提到我本人的办法,看过N家公司后,所有设计师的免费咨询通常会指向几个问题;第二,观察本栋楼同户型的业主装修情况。这就是拿楼上楼下的邻居们当小白鼠搞了,他们装修入住后哪里有问题,你可以总结出来;哪里有亮点,你可以借鉴过来。其实,只要不是设计得非常天才的户型,在网上还可以山寨到一些设计,比如我家的主卧室布局设计。
为什么哥把功能性设计摆在前面?因为从我们中小户型来说,功能性的需求是第一位,因而解决功能性的问题也就成了设计需求的第一位。这些问题,设计师们能不能解决?解决得满意不满意?或者再退一步说,设计师们能不能发现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我们钱的流向。
如果他们发现并圆满地解决了这些功能性的问题,那就等于说我们的房子肯定比那些没有解决这些解决这些问题的业主们住得好,这大概就是设计作为战略的字面意义了。
第二,风格上的锦上添花。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了一些亮点。于中小户型的业主们来说,风格相对于功能是次要的,但是却是出彩的关键。很多人只强调功能性,而忽略风格,这些人难道就天生喜欢不美的东西吗?这些装B也装得太苦了点。正如哥前面提到的,每个业主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精神经历,先不谈更玄的灵魂了。这种精神经历必须对其家居施工的选择中形成影响,即各有好恶的倾向。一般而言,大多数业主只知道自已喜欢什么东西,但是又限于他们看到的东西才晓得喜欢,显然是不可能有优秀的设计师见得多的,最大的麻烦其实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把他们喜欢这样东西、那样东西,最后织成一件毛衣穿在身上。这显然是设计师的事情,他们有行业经验,但必须是优秀的设计师。
风格上的锦上添花与功能上的雪中送炭还有一点区别,就是功能性的设计随着业主年纪与阅历的增长,是可以接近独立搞定的可能的。但是,风格设计的锦上添花,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而且还具有美学与审美的天赋,这并不是个个业主都具备的天然条件,因为有这些天然条件的人都去学美术了,这就是为什么室内设计师大部是美院出来的原因。这一点区别,也是以室内设计为职业的设计师与以室内设计为事业的设计师的区别,当然,从设计费来区别他们可能会更容易些。这就是下面马上要提到的:如何理性地对待设计师。
2、如何理性地对待设计师?
尽管在业主圈内流传着N种对设计师们的看法,比如上面提到的设计师就是撮业主的钱,或者某某业主被设计师给“设计”了,但哥可以肯定讲,如果你家要出点彩,出点亮点,或者退而求其次,解决点家居功能性的需求,没有优秀设计师施也援手,那最后的结果是差得相当远的。因为我们花钱跟他们交换了,他们必须要解决我们的一些家居需求设计,除非是户型原因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必须要给我们制造一些家居需求的亮点。这些就是我们花钱换来的东西,别人没花这个钱,或者花了钱没成这两件事,那肯定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理性地对等设计师,除了从上面提到理解外,哥个人认为还要理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内含的设计倾向,目前哥想到有两点:
第一,设计师可能撮钱也可能省钱。所谓撮钱,这是因为设计师利用他们与你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制造的一种骗局。因为他们具有你没有资源,你才可能跟他们进行市场交换,但是这种资源他们完全可以忽悠,当然也可以不忽悠你。从设计上来说,每种户型,真正设计出解决你家居功能需求或者风格需求的地方,不会超过三处难题,他们真正要花心血的地方就是这里,其他的如果他们经验够足,或者业主本身对设计要求不高,那是随便可以忽悠过去的,他们要出的就是思想,这种思想既来源于经验,也来源于灵感,这就是他们真正赚钱的地方,有了思想完了找人出套CAD图或者外包给哪个出套效果图,那都是其他的市场交换行为了,只是你出钱而已。从材料上说,设计师同样可以撮钱也可以省钱,我认识有设计师到马王堆拿瓷砖的,那老板亲口告诉我,140块一平的砖设计师拿出去350块一平,他拿的回扣比老板的利润点还高。材料这里还要注意下那些小设计师们,就是你家瓷砖、橱柜、衣柜的设计师们,这些设计师通常是包工包料的,多给你设计点“好东西”他们通常是非常愿意的。反过来,设计师也是可以省钱的,比如刘大师给我拿的材料。因为,一般而言,任何建材公司一般都一家的装修设计公司有协定,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
最后,补充一点,设计师最省钱的地方,往往不是从材料上省钱,而是从设计上省钱。什么意思?就是从我家的我厅设计来说,刘大师扩大餐厅,压缩和室的设计,这里不但省了和室的造价(和室变小),也省了和室门的造价(门变小了),省钱只在无形之中。再说简单点,如果我家不设计成美式,而设计成现代简约,那钱从设计开始就省了一半左右的造价了。
第二,优秀的设计师往往带有自我的设计风格色彩。设计师正如哥前面提到的,有以此为职业的设计师,他们主要是拿钱交CAD图,不会主动帮你发现问题,也不会主动了解你家的需求,至于在设计上,他们没有创作作品的激情,仅仅是以此为业,混口饭吃,不让你太失望就OK了,我们也不能苛求这种设计师,因为大部分芸芸众生,只是养家糊口,大师,毕竟是凤毛麟角。优秀的设计师,往往会上升到艺术高度,你们可以想象一样,比方这种艺术形式——书法。任何书法大家的书法不可能不带有自已的气质,自已的秉性,甚至还有可能带有他成长阶段临摹大师的痕迹。比方说刘大师就是这样一种优秀的设计师,他的风格就是自然风格中的原生态风格,表面看非常原始质朴,实际上是一股亲和的灵气在循环反复,但这种风格需要大空间,对我家的小三房来说,最多是那一小块吊顶可以玩玩,再多点造型哥真得玩不起。哥提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就是要搞清,设计师在设计你家的房子,你得分清哪些是他想要的风格,哪些是你想要的风格。
关于这一点,需要业主本身有点审美能力,或者翻阅大量同类风格与相似户型的资料,否则很容易被设计师的专业或权威给镇住了。因为优秀设计师的观点,远高于常人,就是说,常人理解不了他们的高度,只有看到最后的效果时才晓得是咋回事,这里不仅关系到整体,还有协调的问题。但是,不论他们的高度有多高,在你心中,肯定你有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存在,只要你不喜欢,cut了就是了,但是有一个前提。刘大师给我家设计的杉木板吊顶的梁包不包我就是这样处理的,其实象这种设计问题,如果设计师也没有明确的反对意见(如果业主没有一点审美能力就无法判断设计师的意见),那就是说明这种问题不是关乎大局的问题,只是细微末节上的个人风格倾向问题。
下文将谈下散包情况下如何找师傅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