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三豆 于 2014-7-30 10:42 编辑
五、对半包与散包的思考——把握两性之间的平衡 不管什么包,都应该是在充分考虑装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两点之后做出的决定。必要性就是指住房的用途,自住则有必要在功能设计、用材等方面多花些心思,出租则没必要对这些太过纠结。可行性则是指的预算基础,哪怕你对用材、设计有多么渴求,预算不够,就只能割爱。所以,在决定采用什么装修方式之前,必须把握好这两性。 这套房子当初买来,主要目的是出租的,后来见小区内的小学真的建好了,而小学名校的名额真的很难弄到,又起了让孩子去这里念书的念头。但读书毕竟只有几年,所以这个房子还是以过渡房过主。于是,我给这次装修的定位是:没有必要投入太多来拗造型、拗风格,但是有必要将控制硬装预算在5万以内,同时这也是离我的可行性预算线比较贴近的。这不算一个很高的目标,但在人工、材料激涨的今天,这个目标也不低。 要实现这样的预算目标,最有可能的途径就是散包。于是我在08上安心潜水,向各种散包前辈学习,并搜罗了泥工、木工、水电工、铲墙工、打孔工等各种我认为可取的信息,包括各个环节的一些注意事项。正准备出手的时候,孩子生病了,而且是两个孩子轮流生病,这一下,就浪费了我近2个月的时间。 在照顾孩子们的这段时间,深深感觉作为一个母亲的辛劳与不易,同时对于人生的必要性有了新的思考。在面对人生的必要性(必须要对得起自己)来说,装修的必要性(必须要将硬装预算控制在5万以内)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于是,果断放弃散包,转向半包。 对我而言,预算控制的必要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半包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装修队,考虑到售后服务问题,放弃了。二是在08有一定美誉度的中小型装修公司。两年前我是找的RH,现在从RH中走出了YZ和PR。我就找这两家公司做了设计和预算,我想着新公司,可能会收费低一点吧? 由于我的户型限制与过渡房的特点,所以在设计上并无太多可发挥之处,我重点是比较预算。PR的陶总和兰阳在RH的时候就是认识的,我还向他们请教过一些装修的问题,这次给我报预算的时候体现出相对于YZ来说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我想人家有诚意,我也得有诚意。所以,马上就确定了PR。两三天后签订了设计合同。
|